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係統,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最主要的舉措之一。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製機製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加強新型電力係統頂層設計,鼓勵各類企業等主體積極參與新型電力係統建設,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上下遊企業共建國家能源領域研發創新平台。在落實“雙碳”目標、積極參與新型電力係統建設、加快推進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廣西電網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可調節資源存量不斷下降,電網電壓控製難度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十四五”期間廣西電力供應最大缺口530萬千瓦,省內新能源裝機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電網電壓控製問題必將更加突出。
為什麽電網電壓控製問題會更加突出?隨著新型電力係統發展,新型電力係統中新能源將逐步成為裝機和電量主體,但新能源有功出力頻繁波動,將導致電網有功無功潮流分布大幅度隨機變化。電網潮流的多變與隨機性增大了電網電壓控製難度,會影響電能質量。穩態電壓水平取決於無功功率的平衡水平,若在電力係統中難以保持無功平衡,將會使電力係統電壓下降,進而造成設備損壞,而功率因數一旦出現下降,嚴重時電力係統中的整個電壓會崩潰解裂,將進一步導致大麵積停電。因此,若電網或電氣設備無功容量明顯缺乏,則應增加無功補償設備,以提升設備功率因數,減少不良電力事故發生,避免對電能造成較大浪費。
目前,電壓無功調控中存在一些問題,地區電網主要由無功補償設備和有載調壓變壓器控製無功電壓,而這些離散調壓設備難以頻繁調節動態跟蹤隨機變化的電網潮流,會導致電網無功分布不均衡、高/低電壓問題嚴重。同時,現有的地區電網新能源電站、匯集站無功電壓管理措施不足,甚至常發生輕載時新能源電站大量輸出無功、重載時無功輸出明顯不足的嚴重問題,進一步惡化了地區電網的電壓無功調控問題。
針對目前電壓無功調控存在的問題,在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雙高”的新型電力係統下,研發高性能電力電子器件的新型無功補償技術十分重要。相較於傳統無功補償矽器件,碳化矽器件由於材料屬性在電壓等級、開關度等方麵都有很大優勢,將其應用於無功補償設備可以簡化拓撲、增加控製帶寬、提升無功電壓控製能力。但由於碳化矽器件開關速度更快,會造成碳化矽器件的工程應用存在電應力高、電磁幹擾強等問題。同時,電力係統具強耦合的特點,新能源電站和新型負荷的大規模並網使電力係統麵臨寬頻動態、低慣性、弱抗擾性、低過載能力等問題,進一步增加了基於碳化矽器件的新型無功補償技術的應用難度。
麵臨新型電力係統穩壓控製中的困難和挑戰,結合我國電力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應用高性能電力電子無功補償係統對新型電力係統進行穩壓控製,提高電能質量是重要趨勢。在電力係統中合理應用電力電子技術不僅是未來電力係統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促進電力電子技術發展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通過對電力電子技術及其特點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研究電力係統中對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有重要意義。
無功功率補償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之間的發展與進步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電力電子技術與無功功率補償技術的結合不僅是保證電力係統能夠穩定、持續運行的基礎,而且是有效提升電能質量的重要基礎。無功功率補償技術可以彌補電力電子技術的不足,電力電子技術又可以反過來推動無功功率補償技術的運用。兩種技術之間存在著優勢互補,針對無功補償係統來說,高性能電力電子技術能夠保證無功補償水平實現有效提升,促使新型電力係統穩壓控製能夠實現更好的發展。同時,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可以保證更加快速、精確地實現電力係統無功補償,促使控製係統朝著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進一步發展,進而提升無功補償工作的效率。在我國電力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力電子技術被廣泛應用在電力係統中,應用高性能電力電子無功補償係統對新型電力係統進行穩壓控製是大勢所趨。
當前,廣西電網公司相關研究人員立足於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從多角度研究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係統中的應用,從而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助推新型電力係統可持續發展,致力打造具有廣西特色的原創技術。針對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和高度電力電子化的新型電力係統特征,從新型源荷高比例接入的電力係統無功電壓特性出發,研發基於SiC(碳化矽)電力電子器件的無功補償裝置,研究高性能電力電子無功補償係統在新型電力係統穩壓控製中的應用並作出展望,研究新型無功補償裝置自適應優化控製和管理方法,支撐新型源荷廣泛接入。
廣西電網公司研發基於SiC電力電子器件的無功補償裝置共設置了4個課題。課題一主要麵對新型源荷高比例接入的無功補償需求進行分析,課題二對基於SiC器件的新型無功補償裝置架構及模型進行研究,課題三對新型無功補償裝置自適應優化控製和管理方法進行研究,課題四對新型無功補償裝置樣機方案設計、集成、測試。課題旨在揭示麵向新型源荷高比例接入的電力係統無功電壓機理,並確定無功補償需求,通過分析無功補償需求,建立基於SiC器件的新型無功補償裝置仿真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後,設計新型無功補償裝置自適應優化控製策略和管理方法,最後進行新型無功補償裝置樣機方案設計、集成、測試。在此過程中,該公司爭取發表或錄用三大檢索或核心期刊論文多篇,申請發明專利多項。
預計到2050年,我國將形成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體係,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達到60%以上,占總發電量的85%以上。但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係統具有強不確定性、低慣性、弱抗擾性、強非線性,其快速動態響應的特性及係統規模龐大的特征給電網電壓穩定又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迫切的改進需求。加之整個社會的發展速度由於能源的供應速度而不斷提升,這些年的實際情況也反映了我國對於電能的需求量在不斷提升,電力輸送行業必須與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相匹配,所以整個電力係統的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在增加發電量的同時,也需要減少電能在運輸時的消耗,降低電力部門的運營成本,所以構建功能更加強大、運行更加靈活、更加具有韌性的高性能電力電子無功補償係統成為迫切需要。
在此背景下,廣西電網公司加強頂層設計,適應新能源快速發展,不斷提升對新型電力係統的特性認知能力、運行控製能力與故障防禦能力。不斷研發新技術、加強新設備等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切實解決新型電力係統實際問題,保障新型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通過高性能電力電子無功補償係統,為新型電力係統穩壓控製出力,減少在運輸過程中大量被損耗的電能,強化整個電網的運行速度,提升電網係統的整體運營安全和穩定性。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係統工程,關鍵路徑是能源結構調整與節能降耗,能源是主戰場,電力係統革新是核心,構建新型電力係統責無旁貸。由於新型電力係統所呈現的“雙高”特性,且基於新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分散性等特點,電源側出力波動加大,負荷側不確定性增加,電力係統功率平衡壓力增加,電網電壓控製問題更加突出,研究高性能電力電子無功補償係統在新型電力係統穩壓控製中的應用與展望十分重要。因此,推動相關成果應用於廣西電網無功電壓控製,將有利於促進廣西新能源並網、提升供電水平,助力新型電力係統建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